Colon cancer: causes, symptoms and treatment — Dr. Cheuk Cheung Yan

大腸癌: 成因, 病徴和治療 – 卓長仁醫生

結腸直腸癌(大腸癌)為香港癌症的第二號殺手,雖然大部份患者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但近年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趨勢,每年新患者數目均超過四千宗。有數據顯示,大約兩成的大腸癌在發現時已屬末期,雖然有六成患者於發現時屬第二或第三期,但已必須進行切除手術,而於第一期發現的數字更少於一成。期數愈早,手術後治癒機會愈高,總治癒機會大約六成。

大腸癌是什麼

超過百份之九十五的大腸癌是由大腸粘膜的腺細胞形成(腺體癌)。近年研究指出大約七成五的大腸癌相信是由良性腺瘤瘜肉演變而成,稱為大腸腺瘤次序論(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正常細胞經過多次基因突變,由正常的粘膜變化成腺瘤瘜肉,再由瘜肉轉變為腸癌。這些基因突變相信是由食物及環境因素所引致,演變過程可長達十年或以上,因此清除良性腺瘤息肉可防止癌症發生。

大腸癌的成因 
雖然確實成因不明,但以下的風險因素卻與形成大腸癌有密切關係: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而遞增
飲食習慣 常食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食物
環境因素 少運動、癡肥、吸煙、飲酒過量
個人病史 曾患慢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家族病史* 有直系親屬曾經患上大腸癌

*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綜合症(HNPCC)和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P)均與遺傳基因有關,並會導致大腸癌,因此而患病的人數,分別約佔患大腸癌總人數的4%及1%。

症狀及病徵 
瘜肉和早期的大腸癌大多並無病徵,有病徵的大多為第二或第三期了。腸癌細胞在大腸內長大可引至大腸阻塞,大腸破裂或侵食附近的器官。癌細胞亦有機會脫離大腸腫瘤,轉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肺和腹膜,並繼續生長和侵食。大多數肝或肺轉移的癌病也沒有病徵。

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及病徵包括:

  • 糞便帶血(鮮紅或深黑色)或附有黏液
  • 大便習慣改變,例如間歇性便秘或腹瀉,糞便變得如鉛筆般幼,排便後仍想再大解,而以上徵狀持續超過兩星期
  • 腹部不適(腹脹,絞痛,胃氣痛,腹部硬塊)
  • 體重下降而無明顯原因
  • 貧血
  • 嘔吐

腸癌的診斷 
醫生先進行問診,檢查及探肛檢驗,當懷疑有大腸癌的可能,便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證實大腸癌的檢查方法包括:

  • 結腸鏡檢查 (Colonoscopy)
  • 鋇灌腸造影 (Barium enema)
  • 電磁掃瞄結腸仿真內視鏡檢查 (Virtual Colonoscopy)

腸癌處理

1. 診斷確認 內窺鏡及活組織檢查或大腸鋇劑檢查
2. 術前檢驗癌轉移 1.胸部X光檢查, 加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或超音波,或
2.正電子掃描(PET scan)
3.1 或 2 +/- 直腸超音波
3. 檢驗身體,評估手術風險 驗血(包括CEA),心電圖等

如癌細胞沒有轉移至其他器官或腹腔內,切除手術是有望為根治性的。手術切除範圍主要包括附有癌腫瘤的大腸段及所屬的淋巴腺組織,腹腔鏡大腸切除術(微創大腸切除術)是目前微創手術外科醫生進行大腸癌手術的首選方法,對於患者來說,微創手術的傷口細,疼痛大幅減少,傷口外觀亦較好,住院時間縮短,故而能提早回復正常活動。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評估,微創大腸切除術的安全性已經得到證實,亦與傳統開腹腸癌切除術於不同期數的大腸癌的復發率及生存率並無差別。

大腸癌的復發率

大腸癌復發機率和期數相關,愈早發現及治療,復發率愈低。有八成復發是發生

 

在手術後兩年內,假如手術後五年內沒有復發,大腸癌便算為治愈。

 

大腸內窺鏡檢查成效最高

外國有普查研究顯示五十歲起進行大腸癌普查可減低大腸癌死亡率,因為大多數早期的大腸癌及良性腺瘤瘜肉並沒有病徵,當有病徵時才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的大腸癌通常已是比較後期,因此建議五十歲無病徵人士應接受大腸癌普查檢驗。但假如家人患有大腸癌,患大腸癌機會便會較高,普查應提早於四十歲時進行。
普查的方法包括: 大便潛血測試+/-大腸內窺鏡檢查、大腸鋇劑檢查或虛擬大腸鏡檢查。當中以大腸內窺鏡檢查為現時最準確的方法,除準確度高外,更可於檢查進行期間,利用內窺鏡管道拑取活組織作病理學化驗,當發現瘜肉時亦可即時切除以預防癌變。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Dr. Cheuk Cheung Yan Edmond
MEChC (CUHK)
MRCS (Ed)
FRACS
FCSHK
FHKAM (Surgery)

Related posts

分享您的想法